工伤认定结果没下来能辞职。不过这一行为可能会对后续工伤待遇的享受和赔偿产生一定影响,需谨慎考虑。
从法律层面来看,劳动者享有自主择业的权利,即使工伤认定结果尚未得出,依然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提出辞职。一般而言,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就能够解除劳动合同;若处于试用期,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即可。
辞职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利后果。在工伤认定结果未明确之前就辞职,可能会增加劳动者自行收集和提供工伤认定所需材料的难度。因为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用人单位有义务协助劳动者进行工伤认定,提供相关的证据和证明材料,例如劳动合同、医疗诊断证明、事故报告等。一旦辞职,用人单位可能会减少配合的积极性,导致劳动者获取这些材料变得困难。
辞职还可能影响工伤赔偿的落实。如果认定为工伤,劳动者可以享受一系列的工伤待遇,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等。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这些待遇的落实相对更有保障,用人单位需要按照法律规定承担相应的责任。而辞职后,用人单位可能会以各种理由拖延或拒绝支付赔偿,劳动者可能需要通过更为复杂的法律程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会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如果工伤认定结果显示劳动者构成伤残,在解除劳动关系时,还会涉及到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问题。不同地区对于这两项补助金的标准和支付条件有所不同,但通常都要求在解除劳动关系时进行支付。过早辞职可能会因对相关政策不了解,导致自身利益受损。
综上所述,虽然工伤认定结果没下来时可以辞职,但为了确保自身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建议劳动者在工伤认定结果明确之后,再结合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辞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