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因公殉职和工伤死亡的区别是什么

2025-10-15 09:44:46
0 浏览
推荐律师
赵佰龙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天津元庆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因公殉职和工伤死亡在适用对象、认定标准、抚恤待遇等方面存在区别。因公殉职通常针对公职人员,强调为公共利益牺牲;工伤死亡适用于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用人单位的职工,基于工作原因发生事故或患职业病死亡。

一、适用对象 因公殉职主要适用于国家公职人员,包括公务员、人民警察、消防员、军人等,他们履行的是公共职务和职责,服务于社会公共利益。而工伤死亡适用于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以及个体工商户的雇工,范围更为广泛。

二、认定标准 因公殉职的认定往往强调在履行公职过程中,为了维护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利益,遭遇突发事件或执行危险任务而牺牲。比如警察在执行抓捕罪犯任务时牺牲,消防员在救火过程中遇难等。工伤死亡的认定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死亡;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死亡;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等情况都可认定为工伤死亡。

三、抚恤待遇 因公殉职人员家属一般会获得国家给予的荣誉称号和较高的抚恤金、补助金等,并且在子女教育、家属就业等方面可能会有一些特殊的政策照顾。工伤死亡职工的近亲属按照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其待遇标准主要依据工伤保险相关规定和当地经济水平等因素确定。

四、法律依据 因公殉职主要依据相关的公务员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法律法规。工伤死亡则依据《工伤保险条例》来确定权利和义务。

因公殉职和工伤死亡的区别是什么(0)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169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