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申请仲裁的申请书需包含标题、双方当事人信息、仲裁请求、事实与理由、结尾及附项等内容。
以下为撰写工伤认定申请仲裁申请书的具体内容和注意事项。
标题:一般写“劳动仲裁申请书”。简单清晰表明文件性质,让仲裁机构快速识别。
双方当事人信息:申请人信息包含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等;被申请人信息即用人单位,需写清单位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这能准确确定仲裁双方主体,保证仲裁程序顺利进行。
仲裁请求:明确、具体地列出希望仲裁机构支持的请求事项。比如要求认定工伤,可能还涉及支付工伤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各项请求要清晰列出金额及计算方式,例如“请求裁决被申请人支付申请人停工留薪期工资[X]元(计算方式:月工资[X]元×停工留薪期[X]个月)”。
事实与理由:详细叙述工伤发生的经过,包括时间、地点、工作内容、受伤情况等。说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事实,可列举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工作证等证据。阐述申请工伤认定及提出仲裁请求的法律依据,如《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条款。例如“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X]项规定,申请人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应当认定为工伤”。
结尾:写明“此致”,然后换行写具体的仲裁委员会名称。最后申请人签名并注明申请日期。
附项:附上与仲裁请求相关的证据材料清单,如劳动合同、医院诊断证明、病历、工伤认定申请表等,并注明证据的份数和来源。
撰写申请书时,语言要规范、准确,逻辑清晰,确保内容真实、合法。如有需要,也可咨询专业律师获取更精准的帮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八条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