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遭遇暴力殴打,受害者往往面临身心创伤和经济损失。若施暴者持续赔偿,受害者该如何应对?
一、判断持续赔偿的法律依据
被打后持续赔偿的依据主要有民法典和侵权责任法。民法典规定,因侵权致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侵权责任法则明确了侵权赔偿的范围和标准。
二、确定赔偿项目和金额
受害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损失和相关法律规定,确定赔偿项目和金额。主要包括:
医疗费: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
误工费:因伤致残或丧失劳动能力而实际减少的收入
残疾赔偿金:因伤残等级而导致的劳动能力下降或丧失
精神损害赔偿金:因侵权行为造成的身心伤害
三、协商解决或提起诉讼
在确定赔偿项目和金额后,受害者可以先尝试与施暴者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判决。
四、执行判决或调解书
如果法院判决或调解生效后,施暴者仍拒不履行赔偿义务,受害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将采取扣押、拍卖等措施,强制施暴者履行判决或调解书。
五、寻求专业律师帮助
被打后持续赔偿涉及复杂的法律问题,建议受害者及时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律师可以协助受害者确定赔偿项目和金额、收集证据、代理诉讼、执行判决等,最大程度保障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六、注意事项
保留证据:保留伤情鉴定、医疗发票、误工证明等证据,以证明自己的损失。
及时报案:遇被打后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取得报案回执或立案通知书。
定期复查:受害者定期复查伤情,根据伤情变化调整赔偿项目和金额。
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不知道如何处理,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欢迎在本站免费咨询律师,我们为你提供专业、详细的法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