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注册商标金额达5000多万属于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依据相关法律,一般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具体量刑会结合多方面因素判定。
假冒注册商标5000多万是非常严重的侵权行为,会面临较为严厉的刑事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认定情节特别严重
在司法实践中,涉及假冒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25万元以上,就属于“情节特别严重”。5000多万的数额远远超过了该标准,必然会被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2、量刑考量因素
虽然法律规定了大致的量刑区间,但具体的量刑还会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比如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故意程度,如果是蓄意、有组织地进行大规模假冒注册商标活动,量刑可能会偏重;还有是否存在自首、立功等从轻、减轻处罚的情节。若犯罪嫌疑人在案发后主动投案自首,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或者有立功表现,可能会在量刑时得到从轻处理。
3、罚金的确定
除了判处有期徒刑,还会并处罚金。罚金的数额通常会根据犯罪情节、非法经营数额等因素来确定。对于5000多万这样巨大数额的假冒注册商标案件,罚金数额也会相对较高。

要认定假冒注册商标5000多万构成犯罪,需要满足一定的构成要件。
1、主体要件
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自然人包括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个人;单位则涵盖了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
2、主观方面
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他人的注册商标,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而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如果是过失使用,不构成此罪。
3、客体要件
该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和国家的商标管理制度。注册商标专用权是商标所有人的重要权利,假冒注册商标的行为严重侵犯了这一权利,同时也破坏了国家正常的商标管理秩序。
4、客观方面
客观方面表现为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并且非法经营数额达到5000多万。这里强调“同一种商品、服务”和“相同的商标”,如果使用的不是相同的商标,或者不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可能不构成此罪。
当商标所有人发现自己的商标被假冒,且非法经营数额达到5000多万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权。
1、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进行查处。商标所有人可以向当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交相关证据,包括假冒商品的实物、销售记录、商标注册证书等,请求工商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工商部门可以采取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侵权商品、罚款等措施。
2、提起民事诉讼
商标所有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于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
3、配合刑事司法程序
由于假冒注册商标5000多万已构成犯罪,商标所有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在刑事司法程序中,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的调查工作,提供相关证据,以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同时,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还可以要求犯罪嫌疑人赔偿因侵权行为所遭受的经济损失。
综上所述,假冒注册商标5000多万会面临严重的刑事处罚,其犯罪构成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而商标受害者也有多种维权途径。在实际法律问题中,还可能涉及到假冒注册商标的上下游产业链责任认定、不同地区司法实践差异等问题。如果您遇到了类似的法律问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