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10万还不上一般属于民事纠纷,不会判刑。但如果存在诈骗等犯罪行为,则可能会被判刑,量刑需根据具体犯罪情节而定。
在正常的网贷借贷关系中,借贷双方是基于民事合同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当借款人无法偿还10万网贷时,这通常属于民事违约行为,网贷平台一般会通过民事途径来追讨债务,比如通过电话催收、发送催款函、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等方式。在民事诉讼中,即便借款人败诉,也只是需要承担还款责任以及可能的逾期利息、违约金等,不会涉及到刑事处罚。
如果借款人在申请网贷过程中存在诈骗行为,情况就会发生变化。例如,借款人使用虚假的身份信息、提供虚假的财产证明等手段骗取网贷平台的信任从而获得贷款,且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贷款的故意,那么就可能构成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对于诈骗数额的认定,不同地区可能会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有所差异,但一般来说,10万属于数额巨大的范畴,可能会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刑罚。
如果借款人在法院判决生效后,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根据刑法规定,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所以,虽然单纯的网贷还不上通常不判刑,但涉及诈骗或拒不执行等犯罪行为时,就会面临刑事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七十六条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七十八条
借款人可以在还款期限届满前向贷款人申请展期;贷款人同意的,可以展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