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劳动纠纷正文

拖欠工资达多少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2025-10-23 22:02:33  分类:劳动纠纷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何晓伦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何晓伦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福建学恒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关于拖欠工资达多少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一般来说,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或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不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上述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

一、拖欠工资达多少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有明确的数额标准。具体而言,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或者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1、不同情形的数额界定

对于单个劳动者的情况,要同时满足拖欠时间达三个月以上和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这两个条件。这是为了综合考量劳动者的基本生活保障和用人单位的拖欠程度。例如,一个劳动者每月工资三千元,用人单位连续拖欠四个月,工资总额达到一万二千元,就可能符合该情形。

2、地区差异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所以不同地区实际的数额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比如经济发达地区可能会采用较高的数额标准,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可能会采用较低标准。

拖欠工资达多少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0)

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数额认定标准是如何确定的

该罪数额认定标准的确定是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的。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付出劳动就应获得相应报酬,合理的数额标准能确保劳动者在被拖欠工资时能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1、经济发展水平

考虑到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数额标准设定了一定的幅度范围,让各地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具体标准。在经济发达地区,劳动者的生活成本和工资水平相对较高,较高的数额标准能更准确地反映当地的实际情况;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较低的标准则更符合当地的经济现状。

2、社会稳定因素

大量劳动者被拖欠工资可能会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合理的数额认定标准可以促使用人单位及时支付工资,减少劳动纠纷,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如果标准过低,可能会导致一些轻微的工资拖欠行为也被过度追究;而标准过高,则可能使部分劳动者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三、拖欠工资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其他条件

并非只要达到上述数额标准就一定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还需满足其他条件。用人单位要有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行为。

1、主观故意

用人单位必须具有主观上的故意,即明知自己有支付能力却故意不支付劳动者工资。例如,用人单位将公司资金转移到其他账户,导致无法支付员工工资,这就体现了其主观故意。

2、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

在劳动行政部门等政府有关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后,用人单位仍拒不支付的,才构成犯罪。如果用人单位在接到责令后及时支付了工资,就不构成该罪。这一规定也给了用人单位改正错误的机会,避免过度刑事化。

综上所述,了解拖欠工资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相关内容,对于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和用人单位规范用工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生活中,可能还会遇到诸如如何收集拖欠工资的证据、用人单位以各种理由拖欠工资是否构成犯罪等问题。如果您在这方面有任何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借条上的保证人和担保人有何区别
借条上的保证人和担保人存在一定区别。保证人仅为保证债务履行的人;担保人范围更广,除保证外,还涵盖抵押人、质押人等,为债务履行提供多种担保方式。二者在责任承担、设立方式、担保范围等方面也有不同。从定义角度来看,保证人是根据保证合同,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按照约定履行债
诉讼离婚一般开庭几次
诉讼离婚开庭次数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可能开庭一次即判决离婚或不准离婚,也可能因案件复杂、出现新情况等原因需要多次开庭,少则一两次,多则三四次甚至更多。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一些事实清楚、争议较小的离婚案件,通常开庭一次就能完成审理。比如夫妻双方对离婚意愿、子女抚养权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