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拖欠工资且倒闭,员工可通过合法途径追讨工资,保障自身权益。可申请劳动仲裁,还可要求用公司破产财产优先清偿工资。
当公司拖欠工资后倒闭,员工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要明确公司倒闭通常意味着进入破产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规定,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第一顺序清偿的就是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
员工要及时收集相关证据,这对追讨工资至关重要。证据包括劳动合同、工作证、考勤记录、工资条、聊天记录等,这些材料能证明员工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以及公司拖欠工资的事实。
员工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重要途径,员工应在规定的仲裁时效内(一般为一年)提交仲裁申请。仲裁委员会受理后,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若员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公司进入破产程序后,员工应积极向破产管理人申报债权。破产管理人会对员工的债权进行登记和审核,将工资等费用列入清偿范围。需要注意的是,员工应密切关注破产程序的进展,及时了解公司破产财产的状况和清偿情况。若发现破产管理人有违法违规行为,可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员工要通过合法、有效的方式,确保自己的工资等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