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签劳动合同且被拖欠工资,劳动者可先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通过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或向法院起诉等合法途径维权。同时可收集相关证据证明劳动关系存在,要求单位支付应得工资以及未签合同的双倍工资赔偿。
在实际生活中,遇到没有签劳动合同还被拖欠工资的情况,劳动者需要冷静处理,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协商解决。劳动者可以尝试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要求其支付拖欠的工资。在协商过程中,要注意保留相关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这些可能会在后续维权中起到重要作用。毕竟,和平协商解决问题是较为理想的方式,既能节省时间和精力,也有助于维护与用人单位的关系。
若协商无果,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力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若查证属实,会责令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投诉时,要准备好相关材料,如工作证、考勤记录、工资条等能证明自己在该单位工作以及工资情况的证据。
劳动仲裁也是重要的维权途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因此,在仲裁时,除了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还可以主张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赔偿。仲裁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一般是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
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劳动者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证据进行公正的判决。在此过程中,证据依然是关键,要确保所提供的证据真实、有效、充分。
劳动者在遇到没有签劳动合同且被拖欠工资的情况时,要及时采取措施,收集证据,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自己的劳动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