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开除和辞职的区别

2025-11-11 13:05:30
0 浏览
推荐律师
孟宪程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四川明炬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开除辞职在主体、原因、性质及补偿方面存在差异。开除是用人单位主动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辞职是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关系。

主体不同。开除的实施主体是用人单位,是用人单位基于自身的管理权力和决策,对劳动者作出的一种解除劳动关系的处理方式。例如,某公司发现员工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经过相关程序后决定将其开除。而辞职的主体是劳动者,劳动者根据自身的意愿和职业规划等因素,主动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的请求。比如,一位员工找到了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机会,便向现单位提出辞职。

原因不同。开除通常是因为劳动者存在严重过错,如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包括多次旷工、泄露公司机密、在工作中严重失职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等。像一家金融企业的员工私自挪用客户资金,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职业操守和公司规定,公司就可能将其开除。辞职的原因则多种多样,可能是为了追求更好的职业发展,获得更高的薪酬待遇、更广阔的晋升空间;也可能是因为个人生活原因,如搬家到外地、照顾家人等。

性质不同。开除带有明显的惩罚性质,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不良行为或严重失职的一种惩戒措施,意味着劳动者在工作表现或行为规范上存在严重问题。而辞职是劳动者的自主选择行为,是劳动者对自身职业和生活的一种主动调整,不具有惩罚性质。

补偿不同。一般情况下,因劳动者过错被开除,用人单位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如果是用人单位违法开除劳动者,比如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劳动者存在过错就将其开除,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而劳动者主动辞职,通常情况下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但如果是用人单位存在过错,如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等,劳动者因此辞职的,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开除和辞职的区别(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232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