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主动辞职补偿计算需综合多方面因素。一般包括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其标准由各地规定。还涉及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等,会依据伤残等级和具体情况确定。经济补偿会按工作年限和工资水平计算。
工伤主动辞职的补偿计算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这两项是工伤主动辞职补偿中的重要部分。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是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用于保障工伤职工离职后可能产生的后续医疗费用;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则由用人单位支付,对工伤职工因伤残影响再就业给予一定补偿。
1、具体标准
这两项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例如,在广东省,五级伤残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为10个月的本人工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为50个月的本人工资;而在四川省,五级伤残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为14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为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2、停工留薪期工资
在工伤治疗期间,职工享有停工留薪期,在此期间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3、伤残津贴
对于一至四级伤残职工,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伤残津贴。如果工伤职工主动辞职,就不再享受伤残津贴。而五至六级伤残职工,用人单位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主动辞职后也不再享受该待遇。
4、经济补偿
若用人单位存在过错,如未依法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等,职工主动辞职时,用人单位还需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工伤主动辞职补偿计算标准主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各地政策。不同的伤残等级对应着不同的补偿标准。
1、一级至四级伤残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一般不存在主动辞职后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情况。但在特殊情况下,如用人单位破产等,可能会涉及相关补偿。其主要补偿为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同时,按月支付伤残津贴,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
2、五级至六级伤残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方面,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标准如前文所述,由各地规定。用人单位难以安排工作的,五级伤残按月发给本人工资70%的伤残津贴,六级伤残按月发给本人工资60%的伤残津贴。
3、七级至十级伤残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同样按各地标准执行。
工伤主动辞职的补偿项目主要包括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等。
1、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该补助金是为了保障工伤职工在离职后,因工伤可能产生的后续医疗费用。其计算标准与伤残等级和当地政策有关。例如,在北京市,七级伤残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为12个月的全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2、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这是用人单位对工伤职工因伤残影响再就业给予的补偿。以江苏省为例,七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为12万元。
3、停工留薪期工资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如职工小张月工资为5000元,停工留薪期为6个月,那么他在停工留薪期可获得30000元的工资。
4、其他补偿
如果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导致职工主动辞职,职工还可能获得经济补偿。若工伤职工因工伤导致生活不能自理,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如果单位未安排护理,职工可要求相应的护理费用补偿。
综上所述,工伤主动辞职补偿的计算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不同的补偿项目、各地不同的标准以及伤残等级等因素。在实际操作中,工伤职工可能还会遇到如补偿标准不明确、用人单位拒绝支付补偿等问题。如果您在工伤主动辞职补偿方面还有其他疑问,比如如何确定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补偿标准、用人单位不支付补偿该如何维权等,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将为您解答法律问题。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