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取保候审期间被拘留会怎么样

2025-09-30 02:47:15
0 浏览
推荐律师
许议文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上海九泽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取保候审期间被拘留,意味着犯罪嫌疑人违反了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可能会被取消取保候审,变更为逮捕,继续羁押在看守所,并且之前缴纳的保证金可能会被没收。

在刑事诉讼中,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目的是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在一定程度上自由生活和工作,同时确保其遵守相关规定并随传随到。当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被拘留,通常表明出现了一些违反规定的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如果犯罪嫌疑人违反了这些规定,就可能会被决定拘留。

一旦被拘留,办案机关会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取消取保候审措施。如果情节较为严重,可能会直接变更强制措施为逮捕。逮捕意味着犯罪嫌疑人会被关押在看守所,限制其人身自由直至审判结束。

关于保证金的处理。如果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时缴纳了保证金,违反规定被拘留后,已交纳的保证金会被没收部分或者全部。具体没收的比例和方式,由办案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在后续的司法程序中,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违反规定被拘留这一情节,也可能会被法院在量刑时予以考虑,从而可能导致更严厉的处罚。所以,处于取保候审期间的犯罪嫌疑人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利的法律后果。

取保候审期间被拘留会怎么样(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九十七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258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