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老板不肯出钱,劳动者可通过自行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之后与老板协商赔偿,协商不成可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还能向法院提起诉讼,此外也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寻求工会组织帮助。
要明确工伤认定的重要性。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老板不肯出钱且不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在完成工伤认定后,还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这能确定伤残等级,是计算赔偿数额的重要依据。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接下来可以尝试与老板协商赔偿事宜。将工伤认定结果和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告知老板,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其承担应有的赔偿责任。如果老板仍然拒绝出钱,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法定前置程序,仲裁机构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作出裁决。
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劳动者还能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动者也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同时,工会组织有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责,劳动者可以寻求工会的帮助,工会会为劳动者提供法律咨询、协助协商等服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四十八条
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