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签合同被辞退通常能立马拿工资。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时,应当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即便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只要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劳动者付出了劳动,就有权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当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时,工资结算应当即时进行。
从法律依据来看,《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明确规定,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这意味着,不管是否签订书面合同,在辞退这一解除劳动关系的节点,用人单位有义务立即支付工资。
对于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劳动合同法》也有相应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所以,没签合同被辞退的劳动者不仅能要求立马拿到工资,还有可能获得额外的赔偿。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用人单位拖延支付工资的情况。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劳动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首先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其按照规定立即支付工资。若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工资。劳动者还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通过法律程序来追讨工资和应得的赔偿。
没签合同被辞退的劳动者从法律层面是能够立马拿到工资的,并且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多种途径可以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