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期间辞退员工,可通过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向人民法院起诉等方式维权。
当员工处于工伤期间被辞退时,以下是具体的投诉途径和相关说明。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是负责监督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的行政部门。投诉人可准备好相关材料,如劳动合同、工伤认定决定书、医院诊断证明、用人单位辞退通知等,前往当地劳动监察大队办公地点进行现场投诉,也可通过拨打劳动监察投诉举报电话进行投诉。劳动监察部门在接到投诉后,会对投诉内容进行调查核实,如果发现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会依法责令其改正,并可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途径。需在规定的仲裁时效内,一般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申请时要提交仲裁申请书,详细说明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并附上相关证据。仲裁委员会受理后,会安排开庭审理,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作出仲裁裁决。若员工胜诉,用人单位需按照裁决结果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支付赔偿金等。
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服,当事人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依法作出判决。法院的判决具有强制执行力,如果用人单位不履行判决,员工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工伤期间辞退员工是严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员工应积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整个维权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和保存好相关证据,确保自己的诉求能够得到支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八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