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通过劳动仲裁认定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关键在于收集有力证据来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实际的用工关系。这需要了解相关证据类型和仲裁流程,以保障自身权益。
要通过劳动仲裁认定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可按以下步骤进行。收集证据,这是认定事实劳动关系的关键。
1、书面证据
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能直接反映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经济往来。工作证、服务证等能证明身份的证件,以及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也是重要的书面证据。
2、证人证言
其他劳动者的证言也具有证明力。但需注意,证人应能清晰准确地描述劳动者的工作情况。
3、工作相关证据
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业务合同、客户往来邮件等,只要能体现劳动者代表用人单位开展工作,都可作为证据。收集到足够证据后,就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提出申请。要填写仲裁申请书,明确双方信息、仲裁请求及事实理由等内容。在仲裁过程中,要清晰地陈述事实,合理地出示证据。

劳动仲裁认定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多种多样。这些证据对于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至关重要。
1、考勤证据
考勤记录能证明劳动者的出勤情况,是判断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它可以是纸质的考勤表,也可以是电子考勤记录。
2、工作成果证据
劳动者完成的工作成果,如设计方案、销售业绩等,能体现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了劳动。
3、培训证据
用人单位组织的培训记录,包括培训签到表、培训资料等,也能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因为只有存在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才会对劳动者进行培训。与用人单位领导或同事的沟通记录,如微信聊天记录、短信等,只要能反映工作相关内容,也可作为证据。
劳动仲裁认定事实劳动关系有明确的流程。申请阶段。
1、提交申请材料
劳动者要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书和相关证据。申请书要详细写明双方的基本信息、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2、受理阶段
劳动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请后,会在一定时间内决定是否受理。如果受理,会通知双方当事人,并确定仲裁庭组成人员。
3、审理阶段
仲裁庭会组织双方进行庭审,双方要进行陈述、举证、质证等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要充分展示证据,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4、裁决阶段
仲裁庭根据双方的陈述和证据进行裁决。如果劳动者提供的证据充分,仲裁庭会认定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并作出相应的裁决。了解劳动仲裁认定事实劳动关系的流程,能让劳动者更有序地维护自身权益。
综上所述,通过劳动仲裁认定存在事实劳动关系需要做好证据收集、熟悉仲裁流程等工作。相关问题还有如劳动仲裁认定事实劳动关系后赔偿标准是怎样的、事实劳动关系认定后用人单位不执行仲裁结果怎么办等。如果您在劳动仲裁方面还有其他法律问题,可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