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劳动仲裁需撰写劳动仲裁申请书,应包含标题、双方当事人信息、仲裁请求、事实与理由、结尾及附项等内容,且要确保内容准确、清晰、有条理。
劳动仲裁申请书是启动劳动仲裁程序的重要法律文书,以下为具体的撰写方法。
标题:一般为“劳动仲裁申请书”,应写在第一行正中,字体可稍大。
双方当事人信息:要分别写明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基本情况。申请人是劳动者的,需写明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住所、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等;被申请人通常是用人单位,要写明单位全称、住所、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并写明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仲裁请求:明确、具体地列出申请人希望通过仲裁达到的目的。比如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具体金额、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数额、补缴社会保险等。仲裁请求应合理合法,且有明确的金额或具体的要求事项。
事实与理由:这是申请书的核心部分。事实部分要详细叙述劳动争议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等。要客观真实地描述事情的全貌,提供相关的证据线索,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理由部分则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说明用人单位的行为违反了哪些规定,申请人的仲裁请求有哪些法律依据。
结尾:一般写“此致”“XX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分两行书写。最后由申请人签名或盖章,并注明申请日期。
附项:附上与仲裁请求相关的证据材料清单,注明证据的名称、份数等。
在撰写劳动仲裁申请书时,语言要规范、简洁,逻辑要清晰。同时,要确保申请书的内容真实可靠,避免夸大或虚假陈述。如果对法律规定不熟悉,也可以咨询专业律师获取帮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八条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