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工伤证明通常需要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医疗机构诊断证明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等。
劳动关系证明材料是关键。这是因为要确定受伤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这是认定工伤的前提。一般有效的材料包括劳动合同,它是最直接证明劳动关系的文件,清晰记录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工作内容、工作时间等重要信息。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也是重要的证明材料,比如银行工资流水单,上面会显示用人单位的转账记录以及工资发放的周期和金额等;工作证、考勤记录等也能辅助证明劳动关系,工作证上一般有员工的基本信息、所在部门等,考勤记录则反映了员工的出勤情况,这些都可以侧面印证员工与单位的劳动关系。
医疗机构诊断证明材料不可或缺。受伤后就医的医院需要出具相关材料,其中疾病诊断证明书详细说明了伤者的受伤情况、病情诊断结果等,这是判断工伤严重程度和伤害类型的重要依据。病历则记录了伤者从就诊开始的整个诊疗过程,包括症状描述、检查结果、治疗方案等,它能全面反映伤者的病情发展和治疗情况。检查检验报告,如X光片报告、CT报告等,能提供具体的医学影像数据,进一步明确受伤的部位和程度。
工伤认定申请表是申请工伤证明的必要文件。该表需要准确填写申请人信息、用人单位信息、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等详细内容。申请人要确保填写的信息真实准确,因为这些信息将作为工伤认定的重要参考依据。根据不同的工伤情形,可能还需要其他材料。例如,如果是在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认定工伤,可能需要提供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以确定事故责任划分是否符合工伤认定条件。如果是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可能需要提供相关的报警记录、证人证言等材料,以证明伤害发生的原因和经过。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八条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