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仲裁是解决企业纠纷的有效途径,在仲裁裁决生效后,如果公司不愿意履行赔偿义务,当事的合法权益将受到损害。遇到这种情况,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仲裁后公司不愿赔偿怎么办
1.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65条的规定,仲裁裁决具有与法院判决同等的法律效力。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仲裁裁决,要求法院强制被执行人履行赔偿义务。
2.申请法院追加执行
如果被执行人有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追加执行,要求法院查封、扣押或冻结被执行人的其他财产,以变价偿还赔偿款。
3.申请法院采取措施保全证据
如果当事人担心被执行人转移或隐匿财产,可以向法院申请采取措施保全证据,如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账户或查封被执行人的房产。
4.向有关部门举报
如果被执行人拒不执行仲裁裁决,当事人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市场监管部门,要求其对被执行人采取行政处罚措施。
二、仲裁后公司不愿赔偿的法律责任
如果公司拒不执行仲裁裁决,将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1.承担继续履行义务
公司仍需继续履行仲裁裁决所确定的赔偿义务。
2.承担迟延履行利息
从仲裁裁决生效之日起至履行完毕之日止,公司需承担迟延履行期间的利息。
3.承担罚款或拘留
如果公司情节严重,法院可以对公司处以罚款或拘留其主要负责人。
三、仲裁后公司不愿赔偿的维权建议
当事人在仲裁后公司不愿赔偿的情况下,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及时收集证据
收集仲裁裁决、申请执行书等相关证据,以证明公司拒不执行仲裁裁决的事实。
2.积极沟通调解
当事人可以主动与公司进行沟通,尝试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问题。
3.必要时寻求法律帮助
如果调解无果,当事人应及时咨询律师,寻求专业的法律帮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