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劳动纠纷正文

拖欠工资的刑事责任怎么处理

2025-10-24 10:14:11  分类:劳动纠纷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刘双艳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刘双艳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贵州瀛黔(贵安新区)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当用人单位存在拖欠工资行为且符合特定条件时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以转移财产等方法逃避支付或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等刑罚。对于拖欠工资刑事责任的处理需按法律规定严格执行,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一、拖欠工资的刑事责任怎么处理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如果涉嫌恶意拖欠工资且达到一定条件,就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规定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1、构成要件

要有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行为。比如老板将公司资金转移到个人账户,然后声称公司没钱支付工资;或者老板直接躲起来不见员工。数额要达到较大标准。各地区可能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规定不同的数额标准。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一般是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工资,用人单位逾期仍不支付。

2、刑罚标准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3、从轻处罚情形

如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拖欠工资的刑事责任怎么处理(0)

二、拖欠工资构成刑事责任的条件有哪些

并非所有的拖欠工资行为都会构成刑事责任,需要满足特定条件。

1、主观故意

用人单位必须是主观上存在故意不支付工资的意图。如果是因为资金周转暂时困难,并且积极与劳动者协商支付时间等情况,一般不认定为恶意拖欠。例如,企业因突发的市场危机导致资金链紧张,但及时向员工说明情况并承诺在一定时间内支付工资,这种情况和恶意拖欠是有区别的。

2、行为表现

如前面所述,存在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或者有能力支付却不支付的行为。转移财产包括将公司的设备、货物等低价转让,将资金转至关联公司等。逃匿则是老板、负责人等消失不见。

3、数额要求和责令不支付

数额较大是衡量是否构成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必须经过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这一程序。只有同时满足这些条件,才会构成拖欠工资的刑事责任。

三、如何认定拖欠工资达到刑事责任标准

认定拖欠工资达到刑事责任标准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则。

1、劳动行政部门介入

当劳动者遭遇拖欠工资时,一般先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会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是否存在拖欠工资的行为。如果确实存在,会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工资。

2、数额认定

各地区会根据本地经济情况制定数额较大的标准。一般来说,会综合考虑当地的平均工资水平、劳动者人数等因素。例如,有的地区规定拖欠单个劳动者工资达到一定金额或者拖欠多个劳动者工资总额达到一定金额就属于数额较大。

3、司法机关认定

如果用人单位在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后仍不支付,劳动行政部门会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司法机关会进一步调查和审理,确定用人单位是否符合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构成要件。在审理过程中,会审查用人单位的行为是否属于恶意拖欠,是否有转移财产、逃匿等行为,以及是否有能力支付工资等情况。

拖欠工资在符合特定条件下会被追究刑事责任,这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很多关于拖欠工资的问题,比如劳动者如何收集拖欠工资的证据、企业被认定为拖欠工资刑事责任后对企业有哪些影响等。如果您在这方面有法律问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律师会为您解答。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借条上的保证人和担保人有何区别
借条上的保证人和担保人存在一定区别。保证人仅为保证债务履行的人;担保人范围更广,除保证外,还涵盖抵押人、质押人等,为债务履行提供多种担保方式。二者在责任承担、设立方式、担保范围等方面也有不同。从定义角度来看,保证人是根据保证合同,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按照约定履行债
诉讼离婚一般开庭几次
诉讼离婚开庭次数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可能开庭一次即判决离婚或不准离婚,也可能因案件复杂、出现新情况等原因需要多次开庭,少则一两次,多则三四次甚至更多。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一些事实清楚、争议较小的离婚案件,通常开庭一次就能完成审理。比如夫妻双方对离婚意愿、子女抚养权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