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精神病为什么不用承担刑事责任

2025-10-22 06:50:19
0 浏览
推荐律师
杜俊翔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安徽中谊诚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精神病并非都不用承担刑事责任,只有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才不负刑事责任。这是基于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即犯罪行为需具备一定的辨认和控制能力,而部分精神病患者缺乏这种能力。

刑事责任能力是承担刑事责任的前提。刑法意义上的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一个人只有在具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情况下,有意识地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才能成立犯罪并承担刑事责任。而精神病患者由于精神病理的作用,可能导致其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出现障碍,从而影响其对自己行为的辨认和控制能力。

法律规定体现主客观相统一原则。我国《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这一规定体现了主客观相统一的刑法原则。从主观方面来看,部分精神病患者在发病期间实施危害行为时,缺乏犯罪故意或过失的主观要件。从客观方面来看,虽然其行为造成了危害结果,但考虑到其精神状态,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需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判断精神病患者是否承担刑事责任,不是随意认定的,必须经过法定程序鉴定确认。这一程序保证了认定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司法实践中,会由专业的司法鉴定机构,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对犯罪嫌疑人的精神状态、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进行鉴定。只有经过严格的鉴定程序,得出其在实施危害行为时确实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结论,才能认定其不负刑事责任。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也说明精神病患者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况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据其在实施危害行为时的精神状态来准确认定。

精神病为什么不用承担刑事责任(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105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