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可从产生原因、适用法律、承担方式、责任目的等方面区分。刑事责任是犯罪行为引发,适用刑法,承担方式多为限制人身自由等,目的是惩罚犯罪;民事责任因民事违法行为产生,适用民法,承担方式主要是财产赔偿等,目的是补偿损失。
从产生原因来看,刑事责任是行为人实施了违反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而产生的。例如,故意杀人、抢劫、盗窃等行为,这些行为严重危害了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达到了刑法所规定的犯罪标准,就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而民事责任则是基于民事主体之间的民事违法行为产生的,像合同违约、侵权行为等。比如,商家未按照合同约定向消费者交付商品,或者某人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等,就会产生相应的民事责任。
适用的法律不同。刑事责任适用的是刑法,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具有很强的强制性和严厉性。而民事责任适用的是民法,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强调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自治和公平原则。
承担方式存在差异。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主刑,以及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附加刑,主要侧重于对犯罪人的人身自由进行限制甚至剥夺。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大多是财产性的赔偿和恢复性的措施。
两者的责任目的不同。刑事责任的目的主要是惩罚犯罪,通过对犯罪人的制裁,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和法律尊严,预防犯罪行为的再次发生。而民事责任的目的主要是补偿受害人的损失,使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恢复到被侵害前的状态,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教育作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十三条
主刑的种类如下:
(一)管制;
(二)拘役;
(三)有期徒刑;
(四)无期徒刑
(五)死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十四条
附加刑的种类如下:
(一)罚金;
(二)剥夺政治权利;
(三)没收财产。
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