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工伤事故可找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调解较好,情况特殊时也可寻求工会组织协助。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许多企业内部设有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它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对于农民工工伤事故,如果是在企业内部发生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能够基于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和相关规定,快速介入调解。其熟悉企业的运作流程和员工情况,有利于及时了解事故的来龙去脉,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而且,在企业内部调解,也能避免矛盾的进一步激化,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
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也值得考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如村(居)民委员会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具有贴近群众、熟悉当地情况的优势。农民工大多来自农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与他们有天然的亲近感,容易获得他们的信任。在调解工伤事故时,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可以充分利用其人脉资源和社会影响力,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引导双方以平和的方式解决纠纷。
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同样重要。这些组织整合了当地的劳动、司法等多方面资源,能够从更宏观的层面为农民工工伤事故调解提供支持。它们拥有专业的调解人员和丰富的调解经验,能够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公正、公平地处理纠纷。
工会组织在农民工工伤事故调解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工会是职工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当农民工遭遇工伤事故时,工会可以代表农民工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协商,为农民工争取合法权益。工会还可以提供法律援助和咨询服务,帮助农民工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指导他们正确处理工伤事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十四条
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
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