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借款合同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2025-10-13 10:56:10
0 浏览
推荐律师
王诗元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辽宁卓政(大连)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借款合同成立需满足当事人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对于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还需实际提供借款。

合同当事人要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这是合同成立的基础条件之一。无论是自然人、法人还是非法人组织,在签订借款合同时,都应当能够理解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并能够独立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例如,未成年人如果签订借款合同,可能会因为其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而导致合同效力存在瑕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意思表示真实是借款合同成立的关键。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借款合同时,应当是出于真实的意愿,不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等情形。比如,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借款合同,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这体现了法律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的保护,确保合同是在公平、自愿的基础上达成的。

借款合同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这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正常的经济秩序。如果借款合同的内容涉及违法活动,如用于赌博、贩毒等非法用途,那么该合同将被认定为无效。例如,《民法典》明确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对于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属于实践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也就是说,除了上述一般条件外,还需要有实际的借款交付行为。比如,甲和乙都是自然人,甲向乙表示愿意借款,乙也同意借款,但只有当甲实际将借款交付给乙时,借款合同才成立。如果只是达成了借款的合意,而没有实际交付借款,借款合同并未成立。

借款合同成立的条件是什么(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188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