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员构成职务侵占罪,会根据其犯罪数额等情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进行定罪量刑,同时单位可通过民事诉讼等途径挽回经济损失。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对于构成职务侵占罪的业务员,会依据相关法律进行处理。
从刑事角度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关于数额标准,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职务侵占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认定为“数额较大”;职务侵占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三百万元的,认定为“数额巨大”;职务侵占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的,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司法实践中,司法机关会综合考虑侵占财物的价值、犯罪手段、是否退赃退赔等情节来确定具体的量刑。
从民事角度来说,单位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业务员返还被侵占的财物以及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单位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如财务账目、业务合同、聊天记录等,以证明业务员存在职务侵占行为以及给单位造成的损失。在民事诉讼中,单位有权要求业务员返还侵占的财物,并承担因侵占行为给单位带来的经济损失,如利息损失、经营损失等。
对于涉嫌职务侵占的业务员,单位一旦发现其行为,应及时采取措施,如封存相关账目、资料,限制业务员接触单位财物和重要信息等。同时,单位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工作,提供必要的证据和线索,以维护单位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