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追诉期是根据法定最高刑来确定的,不同量刑幅度对应不同的追诉期限,当超过相应追诉期限且不存在逃避侦查或审判等特殊情况时,追诉期解除。例如法定最高刑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追诉期解除;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的,经过二十年。若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职务侵占追诉期的解除时间取决于该犯罪行为对应的法定最高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1、对应不同量刑的追诉期
职务侵占罪根据数额大小等情节有不同的量刑幅度。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那么对于数额较大,法定最高刑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追诉期解除;数额巨大,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追诉期解除;数额特别巨大,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的,分别经过十五年或者二十年(无期徒刑情况)追诉期解除。
2、特殊情况
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也就是说,只要存在这两种特殊情况,无论过了多久都可以进行追诉。
职务侵占追诉期解除需要满足一定条件。首先就是要经过法律规定的相应追诉期限。
1、正常经过追诉期限
如前面所述,根据职务侵占犯罪行为对应的法定最高刑,经过五年、十年、十五年或者二十年(无期徒刑情况),且在此期间没有出现逃避侦查或审判以及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等特殊情况,追诉期就会正常解除。例如,一个职务侵占数额较大的案件,犯罪行为发生后,没有任何特殊情况,过了五年,追诉期就解除了。
2、不存在特殊情况
这里的特殊情况就是前面提到的立案侦查或受理案件后逃避侦查或审判,以及被害人控告应立案而不立案的情况。如果不存在这些情况,追诉期才会按照正常的时间规定来计算和解除。一旦出现这些特殊情况,追诉期就会被打破,不再受正常追诉期限的限制。
确定职务侵占追诉期是否已解除,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判断。
1、明确法定最高刑
要先根据职务侵占的具体数额、情节等确定该犯罪行为对应的法定最高刑。这就需要依据刑法中职务侵占罪的量刑规定,结合实际案件情况来判断。比如,要准确认定数额是较大、巨大还是特别巨大,从而确定法定最高刑是在哪个区间。
2、计算追诉期限
根据确定的法定最高刑,按照《刑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计算追诉期限。从犯罪行为发生之日起开始计算,如果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例如,职务侵占行为是持续进行的,那么就从最后一次侵占行为结束之日起开始计算追诉期限。
3、排查特殊情况
要查看是否存在立案侦查或受理案件后逃避侦查或审判,以及被害人控告应立案而不立案的情况。可以通过查询相关的司法记录、案件档案等方式来排查。如果不存在这些特殊情况,且经过了相应的追诉期限,就可以确定追诉期已解除。
综上所述,职务侵占追诉期的解除与法定最高刑、是否存在特殊情况等密切相关。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准确判断追诉期是否解除。在实际生活中,可能还会遇到职务侵占追诉期计算起始点有争议、不同地区对数额认定标准不同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这方面有任何疑问,可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