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刑事辩护正文

职务侵占怎么认定?

2025-10-01 10:29:42  分类:刑事辩护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孟宪程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孟宪程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四川明炬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职务侵占的认定需从主体、行为、数额等方面判断。主体为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人员;行为表现为利用职务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达到六万元以上才构成犯罪。还需与贪污罪等区分。

一、职务侵占怎么认定?

职务侵占的认定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1、主体要件

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这里的公司一般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经过国家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各种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是指依照我国企业登记法规,经过国家主管机关批准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各种经济组织;其他单位是指公司、企业以外的其他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

2、行为要件

行为人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自己在本单位所具有职务所产生的方便条件,比如主管、管理、经手单位财物的便利。非法占为己有包括将基于职务管理的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也包括先占为己有后处理该财物等行为方式。

3、数额要件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职务侵占数额达到六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才构成职务侵占罪。如果数额未达到该标准,则不构成犯罪,但可能会受到单位内部的纪律处分等。

职务侵占怎么认定?(0)

二、职务侵占罪的认定标准有哪些

职务侵占罪的认定标准主要围绕犯罪构成和司法实践中的一些判断因素。

1、犯罪构成标准

从犯罪构成上看,除了上述的主体、行为和数额要件外,还需要考虑主观方面。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有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的目的。如果是因为疏忽大意等原因导致财物的占有状态出现问题,而没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则不构成职务侵占罪。

2、司法实践判断标准

在司法实践中,还会考虑行为的手段、后果等因素。例如,行为人采用了较为隐蔽、欺骗性的手段进行职务侵占,或者职务侵占行为给单位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恶劣的社会影响等,这些都会在定罪量刑时予以考虑。同时,对于一些存在争议的案件,还需要结合具体的证据情况,判断行为人是否确实实施了职务侵占行为。

3、与其他罪名的区分标准

要准确认定职务侵占罪,还需要将其与其他相似罪名进行区分。比如与贪污罪的区别,贪污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人员。与挪用资金罪的区别在于,挪用资金罪是暂时挪用单位资金,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职务侵占罪是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三、如何判断是否构成职务侵占行为

判断是否构成职务侵占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入手。

1、是否利用职务便利

这是判断的重要依据。要分析行为人是否是基于其在单位中的职务身份,获得了管理、经手单位财物的便利条件。如果只是利用工作中熟悉环境、容易接近财物等方便条件,而不是利用职务上的主管、管理、经手的权力,一般不构成职务侵占行为。例如,公司的保洁人员趁无人注意,将公司仓库中的财物拿走,由于其不具有管理、经手该财物的职务便利,可能构成盗窃罪而非职务侵占罪。

2、财物的性质和归属

要确定被占有的财物是否属于本单位所有或管理。如果是单位借用他人的财物,在单位管理期间被单位人员非法占有,同样可以构成职务侵占行为。同时,对于一些无形财产,如单位的知识产权等,也可能成为职务侵占的对象,但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是否符合职务侵占的构成要件。

3、行为人的主观故意

判断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的故意。这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行为表现、事后态度等因素。例如,行为人在侵占财物后,有积极的掩饰行为,如销毁账目、伪造凭证等,通常可以表明其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而如果行为人是因为与单位存在经济纠纷,暂时占有单位财物以主张自己的权益,一般不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

综上所述,职务侵占的认定涉及主体、行为、数额、主观故意等多个方面,同时要与其他罪名进行区分。在司法实践中,情况较为复杂,还会涉及到证据的收集和判断等问题。如果你对职务侵占的认定还有其他疑问,比如职务侵占案件的举证责任如何分配、职务侵占罪的量刑标准具体是怎样的等,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律师会为你咨询解答法律问题。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两岁之前离婚孩子判给谁
两岁之前离婚,孩子一般判给母亲。但存在特殊情况时也可能判给父亲。在法律层面,两周岁以下的子女,通常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这主要是基于孩子年龄尚小,对母亲在生理和情感上的依赖更强,母亲在照顾幼儿方面往往也更有经验和耐心,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不过,并不是绝对会判给
遗产没有遗嘱怎么继承
遗产没有遗嘱时,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法定继承是指依据法律直接规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来继承遗产。法定继承有明确的规定。确定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
朋友借了钱不还,怎么处理
朋友借了钱不还,可先尝试协商解决,若协商无果,可考虑通过第三方调解,还可收集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当遇到朋友借了钱不还的情况,首先可以采取协商的方式。这种方式是最为直接和温和的解决途径。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与朋友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以友好、诚恳的态度提醒对方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