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能申请工伤鉴定,可能需要根据不同的不能申请情形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比如不符合受理条件时补充材料或走其他途径维权;超时限限制则尝试争取其他救济途径等。
要明确不能申请工伤鉴定的原因。常见的不能申请的原因及对应的处理办法如下:
不符合受理条件。如果是因为提交的材料不完整而不能申请,那么需要按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的要求补充材料。一般来说,申请工伤认定需要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医疗机构诊断证明书等。补充完整材料后,再重新提出申请。若不符合受理范围,比如不属于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那么需要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超过申请时限。用人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未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1年内可以申请。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限,原则上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不再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不过,也并非完全没有救济途径。可以尝试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看能否通过协商的方式获得一定的赔偿。也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以人身损害赔偿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但需要注意的是,人身损害赔偿的举证责任和赔偿标准与工伤赔偿有所不同。
存在争议情况。如果是因为劳动关系存在争议而不能申请工伤鉴定,需要先通过劳动仲裁或者民事诉讼等方式确定劳动关系。只有在劳动关系确定后,才能继续进行工伤认定和鉴定的程序。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同事证言等,以便在需要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三十八条
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三十九条
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受让他人财产或者为他人的债务提供担保,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债务人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