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以上人员进行工伤鉴定,需先明确其与用人单位关系,若为劳动关系适用工伤认定及鉴定标准;若为劳务关系则参照人身损害标准。工伤鉴定依据《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十个等级,依据器官损伤、功能障碍等确定。人身损害鉴定则依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评定。
对于60岁以上人员的工伤鉴定标准,首先要明确其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如果60岁以上人员与用人单位形成的是劳动关系,那么在工作过程中受到伤害,就按照正常的工伤认定和鉴定程序进行。工伤鉴定主要依据《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1、劳动能力鉴定的分级
该标准将劳动能力鉴定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一级伤残意味着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完全或大部分或部分生活自理障碍。例如,极重度智能损伤、四肢瘫肌力≤3级或三肢瘫肌力≤2级等情况属于一级伤残。
2、不同等级的评定依据
从器官损伤、功能障碍、医疗依赖程度以及生活自理障碍等方面综合评定。比如,十级伤残的评定标准相对较轻,像身体各部位骨折愈合后无功能障碍或轻度功能障碍者就可能被评定为十级伤残。
3、劳务关系的情况
如果60岁以上人员与用人单位形成的是劳务关系,在工作中受伤则不适用工伤鉴定标准,而是按照人身损害赔偿的标准进行鉴定,一般参照《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来评定伤残等级。

60岁以上人员若符合工伤认定条件,其工伤鉴定流程与普通劳动者基本一致。
1、申请工伤认定
用人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提交相关材料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医疗机构诊断证明书、诊断病历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3、劳动能力鉴定
工伤认定决定作出后,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60岁以上人员的工伤赔偿标准是否和普通劳动者一样,要分情况来看。
1、劳动关系的情况
如果60岁以上人员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在认定为工伤后,其赔偿标准和普通劳动者基本是一样的。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例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根据伤残等级不同,按照本人工资的一定倍数发放。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以此类推。
2、劳务关系的情况
若形成的是劳务关系,赔偿则按照人身损害赔偿的标准进行。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等。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
综上所述,60岁以上人员的工伤鉴定、流程以及赔偿标准都有其特殊之处。在实际生活中,还存在60岁以上人员在不同行业工作受伤如何鉴定、赔偿金额的具体计算方式等问题。如果您在这方面有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专业律师会为您解答法律问题。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