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鉴定结果出来后公司赖着不给钱,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
在遇到公司这种情况时,不要慌张,要冷静地采取合理合法的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
第一步可以尝试与公司进行协商。虽然公司目前赖着不给钱,但可能存在一些误解或资金周转问题。主动与公司相关负责人沟通,明确表达自己的诉求,要求公司按照工伤鉴定结果支付相应的赔偿。协商过程中,要注意保留好相关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以备后续使用。
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劳动争议的群众性组织,其调解过程相对温和,有助于缓解双方的矛盾。在调解过程中,提供工伤鉴定结果等相关证据,争取达成调解协议,促使公司支付赔偿款。
若调解也无法解决问题,就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是一种较为正式的法律程序,需要提交仲裁申请书,并附上工伤鉴定书、劳动合同、医疗费用清单等相关证据。仲裁委员会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进行审理,并作出仲裁裁决。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公司不执行仲裁裁决,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作出公正的判决。在诉讼过程中,要遵循法定的程序,积极配合法院的工作,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
在整个维权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和保存好相关证据,如工伤鉴定报告、医疗费用发票、工资条、考勤记录等,这些证据将对维护自身权益起到关键作用。同时,要及时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自己的维权行为合法合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四条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