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鉴定下来后,下一步要根据鉴定结果采取不同措施。若对鉴定结果无异议,单位参保的可以向社保经办机构申请工伤待遇,未参保的则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待遇;若对鉴定结果有异议,可以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再次鉴定。
要仔细查看工伤鉴定结果。工伤鉴定一般包括劳动能力鉴定等内容,会明确伤残等级等关键信息。
如果对鉴定结果没有异议,且用人单位为职工缴纳了工伤保险,那么接下来就可以进入申请工伤待遇的流程。职工需要准备好相关材料,比如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书、医疗费用发票、病历等。将这些材料提交给当地的社保经办机构,社保经办机构会对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会按照规定支付相应的工伤待遇,像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工伤医疗费用等。
要是用人单位没有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那么职工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工伤待遇的标准支付各项费用。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职工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法定程序,职工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劳动仲裁机构提交仲裁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以证明自己的工伤情况和应得的待遇。
而如果对工伤鉴定结果有异议,根据相关规定,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可以在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再次鉴定的结果为最终结论。
在整个过程中,职工要注意收集和保存好相关的证据材料,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同时,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程序进行操作,避免因逾期等原因导致权益受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三十六条
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
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应当简捷、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