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老板不给工资,劳动者也可通过合法途径索要工资及赔偿。可先与老板协商,协商不成可收集证据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工资、未签合同的双倍工资等赔偿。
在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且老板不给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要维护自身权益并获得赔偿,有以下步骤和要点。
收集相关证据。虽然没有劳动合同,但可以通过其他材料证明劳动关系和工资情况。例如,工作证、考勤记录、同事证言、工资发放的转账记录、工作群聊天记录、工作成果文件等。这些证据能帮助确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以及工资待遇等情况。
尝试与老板协商解决。友好地与老板沟通,明确表达自己的诉求,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在协商过程中,注意保留相关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以防后续需要。
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和处理。劳动者需携带收集好的证据,前往当地劳动监察部门填写投诉表格,详细说明事情经过和诉求。劳动监察部门会根据情况进行调查,如查证属实,会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
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途径。劳动者要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书,并附上相关证据。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后,会安排开庭审理。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因此,劳动者除了可以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外,还能主张未签合同的双倍工资赔偿。
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劳动者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程序进一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动者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积极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