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工伤报销需要哪些材料和手续

2025-10-18 14:50:20
0 浏览
推荐律师
孟宪程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四川明炬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工伤报销通常需要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书、医疗费用发票、病历资料、身份证明、银行账户信息等材料。手续一般包括申请工伤认定、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提交报销申请等步骤。

工伤报销过程中,所需材料和手续是确保报销顺利进行的关键。首先来看所需材料。

工伤认定决定书:这是认定职工所受伤害属于工伤的重要依据。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进行认定并出具,它是启动工伤报销流程的基础材料。

劳动能力鉴定书:当职工的工伤影响到劳动能力时,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该鉴定书能确定职工的伤残等级等情况,对于后续的赔偿和报销金额的计算有着重要作用。

医疗费用发票:包括门诊发票、住院发票等,是职工实际发生医疗费用的凭证。发票要真实、有效,且与工伤治疗相关。

病历资料:涵盖门诊病历、住院病历、检查报告等。这些资料详细记录了职工的伤情、治疗过程等信息,有助于审核部门了解工伤治疗的具体情况。

身份证明:如身份证等,用于证明报销人的身份信息,确保报销主体的准确性。

银行账户信息:用于接收报销的费用款项,保证资金能够准确无误地支付到职工手中。

工伤报销的手续。第一步是申请工伤认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第二步是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第三步是提交报销申请。职工准备好上述所需材料后,向所在单位或者当地的社保经办机构提交工伤报销申请。社保经办机构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按照规定进行报销支付。

工伤报销需要哪些材料和手续(0)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

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274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