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劳动纠纷正文

劳务派遣工伤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2025-10-18 08:29:44  分类:劳动纠纷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马晓虹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马晓虹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福建开度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劳务派遣工伤赔偿标准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确定。一般涉及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等多方面赔偿。医疗费按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等支付;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赔偿责任主体通常是劳务派遣单位,具体赔偿要结合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结果。

一、劳务派遣工伤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劳务派遣工伤赔偿标准主要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当被派遣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工伤时,其赔偿涉及多个方面。

1、医疗费

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2、停工留薪期工资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3、伤残待遇

经劳动能力鉴定构成伤残等级的,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享受相应的伤残待遇。例如,一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等。同时,还可能涉及伤残津贴等长期待遇。

4、工亡待遇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劳务派遣工伤赔偿标准是怎样的(0)

二、劳务派遣工伤赔偿责任主体是谁

在劳务派遣关系中,工伤赔偿责任主体的确定是一个关键问题。

1、劳务派遣单位

根据《劳动合同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是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因此,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为被派遣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当被派遣劳动者发生工伤时,劳务派遣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2、用工单位

如果用工单位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例如,用工单位提供的劳动条件不符合安全标准,导致被派遣劳动者受伤,那么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单位都要对劳动者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3、责任划分原则

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划分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的责任。一般来说,劳务派遣单位主要负责办理工伤保险等手续和承担主要的赔偿责任,用工单位则要对其过错行为导致的工伤承担相应责任。

三、劳务派遣工伤赔偿流程是怎样的

劳务派遣工伤赔偿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

1、工伤认定申请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3、赔偿协商与支付

根据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的结果,确定赔偿金额。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按照规定支付赔偿费用;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全部赔偿费用。双方可以就赔偿事宜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综上所述,劳务派遣工伤赔偿涉及赔偿标准、责任主体和赔偿流程等多个方面。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遇到劳务派遣单位不配合工伤认定、赔偿金额计算争议等问题。如果您在劳务派遣工伤赔偿方面遇到法律问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借条上的保证人和担保人有何区别
借条上的保证人和担保人存在一定区别。保证人仅为保证债务履行的人;担保人范围更广,除保证外,还涵盖抵押人、质押人等,为债务履行提供多种担保方式。二者在责任承担、设立方式、担保范围等方面也有不同。从定义角度来看,保证人是根据保证合同,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按照约定履行债
诉讼离婚一般开庭几次
诉讼离婚开庭次数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可能开庭一次即判决离婚或不准离婚,也可能因案件复杂、出现新情况等原因需要多次开庭,少则一两次,多则三四次甚至更多。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一些事实清楚、争议较小的离婚案件,通常开庭一次就能完成审理。比如夫妻双方对离婚意愿、子女抚养权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