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被车撞了先赔偿还是出院赔偿各有利弊。一般而言,对于伤势较轻、赔偿金额明确简单的情况,可考虑先协商赔偿;而伤势较重、赔偿项目和金额需全面确定的,通常出院后赔偿更合适。
在实际情况中,赔偿时机的选择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如果家属伤势较轻,比如只是一些皮外伤、轻微擦伤等,医疗费用明确,且不涉及后续的长期治疗、康复等问题,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先赔偿。先赔偿的好处在于能够快速解决纠纷,使家属及时获得赔偿款,用于支付已产生的医疗费用等开支,同时也避免了后续繁琐的流程。而且此时责任认定相对清晰,双方对于赔偿金额容易达成一致,协商过程可能会比较顺利。
如果家属伤势较重,如骨折、脑部损伤等,可能需要长时间的住院治疗,还可能涉及到后续的康复治疗、护理费用、误工费等多个赔偿项目。这种情况下出院后赔偿更为妥当。出院后可以确定完整的医疗费用,包括住院期间的各项检查、治疗、药品费用等,避免了因后续还有未发生费用而导致赔偿金额不准确。对于伤残情况,出院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病情稳定后可以进行伤残鉴定,从而确定是否构成伤残以及伤残等级,这对于赔偿金额的计算至关重要,因为伤残赔偿是赔偿中的重要部分。出院后还能明确误工时间、护理期限等,使得误工费、护理费等赔偿项目的计算更加准确合理。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注意收集和保留好相关的证据,如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医疗费用发票、病历、诊断证明等,以便在协商赔偿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时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