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致两死属于严重犯罪行为,要争取从轻法律量刑,可从自首立功、积极赔偿、取得谅解、配合调查、证明主观恶性小等方面入手。同时需了解不同情节下的量刑标准以及相关从轻情节的认定。
醉驾致两死是极其严重的犯罪行为,若想争取从轻量刑,可从以下方面努力。
1、自首与立功: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属于自首。依据法律,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若还有立功表现,如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也能从轻量刑。
2、积极赔偿:主动向受害者家属进行经济赔偿,弥补他们的损失。赔偿范围包括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积极赔偿体现了犯罪嫌疑人的悔罪态度,法院在量刑时会予以考虑。
3、取得谅解:真诚地向受害者家属道歉,争取获得他们的谅解书。谅解书在司法实践中是一个重要的酌定从轻情节。
4、配合调查:在整个司法程序中,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的调查工作,如实陈述事故发生的经过,不隐瞒、不逃避。
5、证明主观恶性小:通过证据表明自己平时一贯表现良好,此次醉驾并非出于故意危害他人生命安全的目的,而是由于疏忽等原因导致。
要清楚醉驾致两死从轻量刑的标准及情节,才能更好地争取。
1、量刑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而一般情形下,醉驾致两死可能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有从轻情节,会在相应量刑幅度内从轻处罚。
2、法定从轻情节:除了前面提到的自首和立功外,未成年人犯罪、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等也属于法定从轻情节。但在醉驾致两死案件中,这些情况相对较少。
3、酌定从轻情节:除了积极赔偿和取得谅解外,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悔罪表现等也是酌定从轻情节。例如,在法庭上真诚悔悟,表达对受害者的愧疚之情。
通过司法实践案例能更直观地了解醉驾致两死从轻量刑的情况。
1、案例一:张某醉驾致两死,事故发生后他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和报警电话,留在现场等待处理,有自首情节。之后,他和家属积极筹集资金,对受害者家属进行了足额赔偿,并取得了谅解书。在法庭上,张某深刻悔悟,最终法院在量刑时予以从轻处罚,判处其有期徒刑四年。
2、案例二:李某同样醉驾致两死,但他在事故发生后试图逃逸,后被警方抓获。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他态度消极,不配合调查,也未对受害者家属进行赔偿。最终,法院依法从重处罚,判处其有期徒刑七年。
3、案例启示: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自首、积极赔偿、取得谅解等情节对量刑有着重要影响。犯罪嫌疑人应积极采取措施,争取从轻量刑。
醉驾致两死是严重的犯罪行为,但通过自首立功、积极赔偿、取得谅解等方式,还是有可能争取从轻量刑的。在实际案件中,不同的情节和证据会对量刑产生不同的影响。比如,如果犯罪嫌疑人还有其他犯罪记录,会如何影响量刑?若受害者家属不接受赔偿和谅解,又该怎么办?如果您遇到类似的法律问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获取专业的法律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