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合同终止和合同解除区别

2025-10-17 17:08:20
0 浏览
推荐律师
郭广吉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北京中阔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合同终止和合同解除存在多方面区别。合同终止通常是指合同的权利义务因法定或约定事由而消灭;合同解除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后,因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使基于合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归于消灭的行为。二者在发生原因、适用范围、法律后果等方面有所不同。

从发生原因来看,合同终止的原因较为广泛。它可以基于合同目的已经实现,比如买卖合同中,卖方交付货物,买方支付货款,合同目的达成,合同自然终止;也可以因债务相互抵销、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债权人免除债务、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等法定情形而终止。而合同解除的原因主要分为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约定解除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了解除合同的条件,当条件成就时,一方或双方可以解除合同;法定解除则是在出现法律规定的情形时,如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等,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在适用范围方面,合同终止的适用范围更广,它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合同关系,无论是有名合同还是无名合同。而合同解除主要适用于有效成立的合同,对于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一般不适用解除制度。

二者的法律后果也有所不同。合同终止后,合同关系全面消灭,当事人不再承担基于原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但可能仍需承担后合同义务,如保密义务等。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相对复杂,它具有溯及力,即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合同终止一般是合同关系的正常结束,更多是一种客观状态的描述;而合同解除更强调当事人的主观意愿和行为,是一种主动的法律行为。准确区分合同终止和合同解除,对于正确处理合同纠纷、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合同终止和合同解除区别(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321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