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60周岁的劳动者在工作中受伤,其工伤认定需根据不同情形判断。一般来说,若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可按正常工伤认定程序进行;若已享受相关待遇,则可能按劳务关系处理,通过民事诉讼等途径解决赔偿问题。
超过60周岁的劳动者发生工伤,认定方式要分情况来看。
1、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
如果超过60周岁的劳动者没有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或者领取退休金,且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存在劳动关系,那么可以按照正常的工伤认定程序来处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用人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
对于已经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或者领取退休金的超过60周岁劳动者,他们与用人单位之间通常被认定为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不适用《工伤保险条例》进行工伤认定。如果在工作中受到伤害,应按照民事侵权责任的相关规定,通过民事诉讼等途径来要求用人单位给予赔偿。
关于超过60周岁工伤认定有一些特殊规定。
1、部分地区的特殊政策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保障超龄劳动者的权益,出台了特殊政策。例如某些地区规定,超龄劳动者在特定行业(如建筑行业)工作时受伤,也可以进行工伤认定。这些地区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明确超龄劳动者工伤认定的范围、条件和程序等。
2、视同工伤的情形
即使超过60周岁,若符合视同工伤的情形,也可获得相应的权益保障。比如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等,可视同工伤处理。
超过60周岁进行工伤认定需要准备相关材料。
1、基本材料
通常需要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该表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还需要提供劳动、聘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比如工资发放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
2、医疗机构诊断证明材料
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材料能够证明劳动者的受伤情况和病情,对于工伤认定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超过60周岁工伤认定要根据劳动者是否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当地特殊政策等多种因素来判断。相关问题还包括超过60周岁工伤赔偿标准是怎样的、认定过程中遇到用人单位不配合怎么办等。如果您在这些方面有法律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