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交社保的赔偿标准涉及多方面。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劳动者可要求补缴,还可能获得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若因未交社保导致劳动者无法享受社保待遇遭受损失,单位需赔偿。单位可能面临行政罚款。
当用人单位不交社保时,赔偿标准有多种情况。补缴社保是基本要求。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1、经济补偿
若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保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例如,劳动者在单位工作了3年零4个月,单位应支付3.5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
2、赔偿损失
如果因为用人单位未交社保,导致劳动者无法享受社保待遇而遭受损失的,用人单位要承担赔偿责任。比如,劳动者因单位未缴纳医疗保险,在生病就医时无法报销医疗费用,那么单位需要赔偿劳动者这部分费用。
单位长期不交社保,赔偿力度会更大。长期未交社保意味着欠缴的社保费用较多,滞纳金也会相应增加。
1、高额滞纳金和罚款
长期欠缴社保,滞纳金会不断累积。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时间越长,滞纳金数额越高。同时,行政部门对长期欠缴社保的单位处罚会更严厉,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这对单位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2、高额经济补偿
劳动者在单位工作时间越长,因未交社保解除劳动合同获得的经济补偿就越多。例如,工作10年的劳动者,单位需支付10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而且,劳动者还可能要求单位赔偿多年来因未享受社保待遇而遭受的损失,如累计的医疗费用、养老金损失等。
员工因单位不交社保离职,单位需要承担相应赔偿。
1、经济补偿
和前面提到的一样,员工以单位未交社保为由离职,单位要支付经济补偿。这是对员工因单位过错而离职的一种补偿,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2、协助办理社保转移等手续
单位还需要协助员工办理社保转移等相关手续,确保员工的社保权益能够顺利衔接。如果单位不配合,导致员工社保转移受阻,员工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单位承担相应责任。
综上所述,不交社保的赔偿标准涉及补缴社保、支付经济补偿、赔偿损失等多个方面。相关问题还有如社保赔偿的计算方式是否会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员工要求赔偿的时效是多久等。如果您在社保赔偿方面有任何法律问题,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获取专业的法律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