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超过一年没有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应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向员工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员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里的二倍工资,是指在正常工资之外,额外支付一倍的工资作为赔偿。
具体到超过一年没有签订合同的情况。在这种情形下,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用人单位都需要向员工支付二倍工资。例如,员工于2023年1月1日入职,用人单位一直未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那么从2023年2月1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员工除了正常工资外,还可以要求用人单位额外支付这11个月的工资作为赔偿。
同时,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这对员工来说是一种保障,意味着除非出现法定或约定的解除情形,否则用人单位不能随意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员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二倍工资是有仲裁时效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所以,员工如果要主张二倍工资赔偿,应及时在时效内申请劳动仲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