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在公司发生疾病后死亡,责任认定需依据具体情况判断。若符合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可视同工伤,由用人单位和工伤保险基金承担相应责任;若不符合工伤认定条件,公司通常无直接责任,但可能基于人道主义给予一定补偿。
员工在公司发生疾病后死亡,责任承担要根据具体情形确定。
1、认定为工伤的情况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在此情况下,用人单位需承担相应责任。若用人单位为员工缴纳了工伤保险,大部分赔偿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比如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若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那么所有应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费用都由用人单位承担。
2、不认定为工伤的情况
如果员工的疾病并非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或者虽在工作时间和岗位突发但超过48小时后死亡,一般不能认定为工伤。此时公司通常不承担直接的赔偿责任,但从人道主义角度出发,公司可能会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员工在公司突发疾病48小时后死亡,通常无法认定为工伤,公司一般不承担赔偿责任。
1、法律规定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关于视同工伤的规定明确了“48小时”的时间限制,这是基于平衡职工权益和用人单位利益的考虑。超过这个时间界限,就不符合视同工伤的条件。
2、公司的义务和可能的做法
公司虽然没有赔偿责任,但有义务在员工发病时采取合理的救助措施,如及时拨打急救电话等。部分公司可能会出于人道主义,给予员工家属一定的慰问金或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但这并非法律强制要求。
员工在公司因自身疾病死亡,公司是否赔偿要看是否符合工伤认定条件。
1、符合工伤认定的赔偿情况
如前面所述,若符合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的条件,公司要按照工伤赔偿标准进行赔偿。赔偿项目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
2、不符合工伤认定的情况
若不符合工伤认定标准,公司通常无需赔偿。不过,在司法实践中,可能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公司在员工发病后的救助行为是否及时合理等。如果公司存在明显过错,如未及时采取救助措施导致员工病情延误加重,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过错责任。
综上所述,员工在公司发生疾病后死亡的责任承担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结合具体事实和法律规定判断。类似的问题还有员工在出差期间突发疾病死亡责任如何认定、员工在加班过程中突发疾病死亡责任怎样划分等。如果您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相关法律问题,可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