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主要经营范围应根据企业自身业务实际情况,结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来撰写。需包含主营业务,表述规范、清晰、准确,避免模糊笼统,同时要考虑未来业务拓展可能性,且不能超出法律和政策允许范围。
企业在确定主要经营范围时,要以自身实际开展的业务为基础。主营业务是企业经营的核心内容,必须明确列出。例如,一家从事软件开发的企业,其主要经营范围应包含软件开发、软件销售等相关内容。表述要规范准确,不能使用模糊不清的词汇。比如,不能简单写“科技服务”,而应具体到是技术开发、技术咨询还是技术转让等。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它对各个行业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界定,企业可以从中找到与自身业务相匹配的类别和具体项目。按照这个标准来撰写经营范围,有助于工商部门准确识别企业的业务性质,也使得经营范围的表述更具专业性和规范性。
考虑未来业务拓展是很有必要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涉足新的业务领域,如果经营范围写得过于局限,后期进行变更会比较麻烦。所以,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适度增加一些可能开展的业务项目。但要注意不能随意乱写,不能超出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一些特殊行业,如金融、医疗、教育等,需要取得相关的许可证才能开展业务,在经营范围中列出这些项目时,必须确保已经获得或有能力获得相应的许可。
不同地区可能对经营范围的表述有一些细微的差异和特殊要求。企业在撰写时,还需要了解当地工商部门的具体规定。在提交经营范围之前,可以咨询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专业的注册代理机构,以确保经营范围的填写符合要求,顺利完成企业注册登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十二条
公司的经营范围由公司章程规定,并依法登记。公司可以修改公司章程,改变经营范围,但是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公司的经营范围中属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批准的项目,应当依法经过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十一条
设立公司必须依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具有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