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争议仲裁申请书是指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在与对方发生劳动争议时,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请求,阐述争议事实、理由及诉求的书面文件。
在劳动法律关系中,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诸如劳动合同纠纷、工资福利、工伤赔偿等争议时,双方若无法通过协商解决,就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来处理。而劳动仲裁争议仲裁申请书在整个劳动仲裁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从功能上看,它是启动劳动仲裁程序的必要材料。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会依据这份申请书来了解争议的大致情况,判断是否符合受理条件。只有提交了规范且内容完整的仲裁申请书,仲裁程序才有可能正式开启。
从内容上看,仲裁申请书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重要部分。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等,这能明确争议的主体。仲裁请求,即申请人希望通过仲裁达到的具体目的,比如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经济补偿金、补缴社会保险等,请求必须明确、具体。事实和理由部分,需要详细陈述争议发生的经过、时间、地点等情况,以及支持仲裁请求的法律依据和理由,这部分是仲裁委员会判断争议是非曲直的重要依据。
从法律意义上看,它是申请人主张权利的书面表达,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一旦提交,申请人就需要对申请书中的内容负责。同时,仲裁申请书也是被申请人进行答辩的基础,被申请人会根据申请书中的内容准备相应的答辩材料。劳动仲裁争议仲裁申请书是解决劳动争议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八条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