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二审判决后赔偿到账时间并不固定,快则一两个月,慢则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更久,主要取决于对方履行判决的情况以及执行程序的进展。
若对方当事人服从二审判决,愿意主动履行赔偿义务,那么赔偿到账时间会相对较快。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按照判决书中规定的履行期限来执行。如果判决书明确规定了在一定期限内支付赔偿款,比如规定在判决生效后15日内支付,那么在判决生效且对方积极配合的前提下,一般在这个期限内赔偿款就能到账。现实中并非所有当事人都会主动履行判决。
当对方不主动履行赔偿义务时,就需要进入强制执行程序。申请强制执行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流程。胜诉方需要向法院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等相关材料,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申请后,会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查询和冻结等操作。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复杂和耗时。法院需要查询被执行人的银行账户、房产、车辆等财产信息,以确定可供执行的财产。如果被执行人有足够的财产可供执行,且法院顺利完成执行程序,赔偿款可能会在几个月内到账。
但如果被执行人故意转移财产、隐匿财产,或者其名下根本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那么执行难度就会大大增加,赔偿款到账的时间也会相应延长。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查找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甚至可能需要采取一些强制措施,如限制被执行人出境、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如果经过长时间的执行仍无法执行到财产,赔偿款到账的时间就难以确定了。
不同地区的法院执行效率也存在差异,这也会对赔偿到账时间产生影响。一些经济发达、司法资源充足的地区,法院执行案件的速度可能会相对较快;而在一些司法资源相对紧张的地区,执行案件的周期可能会更长。工伤二审判决后赔偿到账时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时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七条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五十条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