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许可证和人力资源许可证不一样,二者在定义、适用业务范围、申请条件、办理部门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
从定义上看,劳务派遣许可证是企业开展劳务派遣业务的合法凭证。劳务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把劳动者派向其他用工单位,再由其用工单位向派遣机构支付一笔服务费用的一种用工形式。而人力资源许可证是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设立的必要前提条件,是规范人力资源市场、保障人力资源服务活动合法有序开展的重要依据。
在适用业务范围方面,劳务派遣许可证主要针对的是劳务派遣业务。持有该证的企业可以将员工派遣到其他单位工作,涉及的是劳动力的临时租赁。例如,一些工厂在订单旺季时,会通过劳务派遣公司招聘临时工人。人力资源许可证适用的业务更为广泛,包括人才中介(猎头)服务、职业介绍、人力资源外包、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力资源信息服务等。比如,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招聘服务、人才测评服务等。
申请条件也有所不同。办理劳务派遣许可证,要求企业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200万元,有与开展业务相适应的固定的经营场所和设施,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劳务派遣管理制度等。申请人力资源许可证,虽然也需要有适应业务开展的场所、设施等条件,但对注册资本没有像劳务派遣许可证那样明确的200万元的要求。
办理部门上,劳务派遣许可证由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审批和发放。人力资源许可证同样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批颁发。不过,在办理流程和所需提交的材料上,二者存在差异。劳务派遣许可证和人力资源许可证在多个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企业应根据自身业务需求,准确申请相应的许可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八条
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