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行医致人伤亡不属于医疗事故。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而非法行医主体不具备合法行医资格。非法行医致人伤亡应按《刑法》中非法行医罪等相关规定处理,受害者可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等途径获赔偿,与医疗事故处理有本质区别。
非法行医致人伤亡不属于医疗事故。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而非法行医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从事医疗活动。
1、主体不同
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他们经过专业培训、考核,获得了相应的执业资格。而非法行医的主体是没有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个人或单位,不具备合法行医的条件。
2、法律适用不同
对于医疗事故,主要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来处理,其责任承担方式主要是民事赔偿等。而非法行医致人伤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社会危害性不同
非法行医由于行医者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设备和条件也不达标,其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的危害往往更大,社会危害性也更为严重。
非法行医致人伤亡,受害者及其家属有权要求赔偿。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如果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1、赔偿途径
受害者可以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在追究非法行医者刑事责任的同时,要求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也可以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非法行医者进行赔偿。
2、赔偿标准
赔偿标准一般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来确定。具体赔偿数额要根据受害者的实际损失、伤残程度、当地的经济水平等因素综合确定。
3、执行问题
在获得赔偿判决后,可能会面临执行难的问题。如果非法行医者没有财产可供执行,受害者的赔偿权益可能无法及时实现。此时可以通过查询非法行医者的财产线索、申请强制执行等方式来保障自己的权益。
认定非法行医行为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以下几种情况通常被认定为非法行医。
1、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从事医疗活动
包括未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取得医师资格证书,或者取得医师资格证书但未进行注册取得执业证书就从事医疗活动的。
2、超范围行医
一些医疗机构虽然具有合法的执业资格,但超出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开展诊疗活动,情节严重的也可能被认定为非法行医。例如,一家只允许开展内科诊疗的诊所开展外科手术等。
3、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
医疗机构使用未取得相应执业资格的人员从事诊疗护理工作,如让没有护士资格的人员从事护理工作,也属于非法行医的范畴。
4、非法行医的常见表现形式
常见的有游医、假医,在一些公共场所摆摊看病;黑诊所,没有合法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等。
综上所述,非法行医致人伤亡与医疗事故有着本质的区别,在认定非法行医行为、处理赔偿等方面都有其特殊的规定。生活中还存在如何预防非法行医、非法行医受害者如何更好地维权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这方面有任何法律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