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赠与合同若要具有法律效力,需包含双方基本信息、赠与房屋基本情况、明确的赠与表示、房屋交付与产权登记、附义务赠与的义务内容、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等条款。
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房屋赠与合同,应具备以下关键条款。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要明确赠与人与受赠人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住址等,这能确保合同主体的准确性和唯一性,避免后续可能出现的主体不明问题。
赠与房屋的基本情况描述必须详细准确。要写明房屋的坐落位置,具体到门牌号;房屋的面积大小,精确到平方米;房屋的产权性质,如商品房、房改房等;房屋的所有权证号等。清晰的房屋信息能明确赠与的标的物,防止因房屋情况不明确引发纠纷。
明确的赠与表示至关重要。合同中要清晰地表明赠与人自愿将上述房屋无偿赠与受赠人,受赠人也自愿接受该赠与。这体现了双方的真实意愿,是合同有效的基础。
关于房屋交付与产权登记,应约定赠与人交付房屋的时间和方式,如在合同签订后的一定期限内交付钥匙等。同时,要明确双方配合办理产权过户登记的义务和时间节点,因为只有完成产权登记,房屋的所有权才真正转移给受赠人。
若为附义务赠与,需详细说明受赠人应履行的义务内容,如赡养赠与人等。义务的设定要合理合法,且明确具体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违约责任条款也不可或缺。要规定双方若不履行合同义务应承担的责任,如支付违约金的数额或计算方式等,以约束双方遵守合同约定。
合同中应约定争议解决方式,如协商不成时,是通过仲裁还是诉讼解决纠纷,并明确仲裁机构或管辖法院。这样在出现争议时,能有明确的解决途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七条
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