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专利侵权赔偿数额的确定,一般依据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合理倍数以及法定赔偿等方式。这些方式有先后顺序,在实际损失难以确定时,才考虑其他方式。
外观专利侵权赔偿数额的确定有多种方式。
1、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
这是首要的计算方式。实际损失可以根据专利权人的专利产品因侵权所造成销售量减少的总数乘以每件专利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计算。如果权利人销售量减少的总数难以确定的,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乘以每件专利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可以视为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例如,某外观专利产品原本年销售量为 10000 件,因侵权导致销售量降至 8000 件,每件产品合理利润为 100 元,那么实际损失可能就是(10000 - 8000)×100 = 200000 元。
2、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
当权利人的实际损失难以确定时,可以考虑这种方式。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可以根据该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乘以每件侵权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计算。比如侵权人销售侵权外观专利产品 5000 件,每件产品合理利润为 80 元,那么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可能就是 5000×80 = 400000 元。
3、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合理倍数确定
如果有专利许可使用费可供参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赔偿数额。例如,该外观专利许可使用费为每年 10 万元,法院根据侵权情节等因素,确定按照 3 倍许可使用费赔偿,那么赔偿数额就是 30 万元。
4、法定赔偿
当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三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在实际案例中,按实际损失确定赔偿数额有很多。
1、案例介绍
例如甲公司拥有一项外观专利的产品,在市场上有一定的销量。乙公司未经许可生产销售类似外观的产品,导致甲公司该专利产品的销售量大幅下降。甲公司通过市场调研和销售数据统计,发现因乙公司的侵权行为,其产品销售量减少了 3000 件。甲公司每件产品的合理利润为 150 元。
2、赔偿数额计算
根据上述数据,甲公司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就是 3000×150 = 450000 元。在诉讼中,甲公司向法院提供了详细的销售数据、市场调研报告等证据,证明了销售量减少与乙公司侵权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最终法院依据实际损失判决乙公司赔偿甲公司 450000 元。
3、案例启示
这表明权利人在遭遇外观专利侵权时,要注重收集和保存相关销售数据等证据,以便准确计算实际损失并获得合理赔偿。
法定赔偿在一些情况下会被适用。
1、适用前提
当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以及该专利许可使用费都难以确定时,就会适用法定赔偿。比如一些小型企业的外观专利侵权案件,权利人可能无法准确统计销售量的减少,侵权人也不配合提供销售数据,同时该专利可能也没有进行过许可使用。
2、法院考量因素
法院在确定法定赔偿数额时,会综合考虑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例如,如果是知名品牌的外观专利,侵权行为可能会对品牌形象造成较大损害,法院可能会倾向于在法定赔偿范围内确定较高的赔偿数额。如果侵权行为情节较轻,如侵权时间较短、侵权产品销售量较少等,赔偿数额可能相对较低。
3、举例说明
某外观专利侵权案件中,权利人无法证明实际损失,侵权人也拒不提供销售数据,该专利也无许可使用情况。法院综合考虑该外观专利的创新性、侵权人侵权的持续时间、侵权产品的市场影响等因素,最终确定给予 50 万元的法定赔偿。
综上所述,外观专利侵权赔偿数额的确定有多种方式和考量因素。在实际案例中,不同的情况会适用不同的确定方式。比如外观专利侵权赔偿计算方法的具体应用、不同类型外观专利侵权赔偿数额的差异等都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如果您在外观专利侵权赔偿方面遇到法律问题,可在本站免费问律师,获取专业的法律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