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取保候审期限如何计算时间

2025-10-23 23:11:49
0 浏览
推荐律师
陈高超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河南建魁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取保候审期限从执行机关向被取保候审人宣布取保候审决定,并送达相关法律文书之日起开始计算,期间的时间按照公历的年、月、日、时计算,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根据法律规定,取保候审的期限是从执行机关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宣布取保候审决定,并送达取保候审决定书等相关法律文书之日起开始计算。

在计算时间时,要按照公历的年、月、日、时来进行。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算在期间以内,也就是说,如果是在某日的上午被宣布取保候审,那么该日不计算在取保候审的期限内,从次日开始计算。例如,犯罪嫌疑人张三于2024年3月10日上午被执行取保候审,那么取保候审期限从2024年3月11日开始计算。

同时,法律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同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同阶段的司法机关都可以决定取保候审,但每个机关决定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都是十二个月。比如,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了6个月后,将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又决定对其取保候审,那么检察院决定的取保候审期限最长也是十二个月,而不是在公安机关的6个月基础上再延长十二个月。

如果在取保候审期间,发现被取保候审人违反相关规定,可能会被变更强制措施,如被逮捕等。若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解除取保候审,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和有关单位。取保候审期限的计算有着明确的法律规定和严格的要求。

取保候审期限如何计算时间(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九十七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436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