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刑事辩护正文

取保候审无证驾驶怎么处理

2025-10-20 07:14:40  分类:刑事辩护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马文丹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马文丹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新疆乙庚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取保候审期间无证驾驶,首先会对无证驾驶行为进行处罚,一般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同时这种行为违反了取保候审规定,司法机关会根据情节决定是否变更强制措施,如逮捕等。若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再次违法,会影响案件后续处理,可能加重刑罚。

一、取保候审无证驾驶怎么处理

当犯罪嫌疑人处于取保候审期间又进行无证驾驶,需要从两个方面来处理。

1、无证驾驶的行政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所以,对于取保候审期间无证驾驶的人员,交通管理部门会按照此规定对其无证驾驶的行为进行处罚。

2、违反取保候审规定的处理

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需要遵守相关规定,保证随传随到等。无证驾驶属于违反了取保候审期间应遵守的规定,司法机关有权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对犯罪嫌疑人变更强制措施。情节较轻的,可能会责令犯罪嫌疑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情节严重的,则可能会决定对其予以逮捕。

取保候审无证驾驶怎么处理(0)

二、取保候审期间无证驾驶会被收监吗

取保候审期间无证驾驶是否会被收监,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1、情节较轻的情况

如果无证驾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如未发生交通事故、未引发其他社会危害等,司法机关可能认为情节相对较轻。此时,可能不会立即收监,而是采取一些其他措施,如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训诫、责令具结悔过等,同时要求其重新提供保证金或者保证人,继续执行取保候审。

2、情节严重的情况

若无证驾驶导致了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或者在无证驾驶过程中有其他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司法机关会认定情节严重。这种情况下,司法机关很可能会决定对犯罪嫌疑人予以逮捕,将其收监。因为其行为不仅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规,也严重违反了取保候审的规定,对社会秩序和司法程序的严肃性造成了较大影响。

三、取保候审无证驾驶对原案件有什么影响

取保候审期间无证驾驶会对原案件的处理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1、影响量刑

在原案件的量刑环节,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的表现是法官考虑的因素之一。无证驾驶这种违反规定的行为,会让法官认为犯罪嫌疑人没有很好地遵守法律规定,缺乏悔罪表现。法官在量刑时可能会将此作为从重处罚的情节,从而加重对犯罪嫌疑人的刑罚。

2、影响案件进度

由于无证驾驶需要对其进行新的调查和处理,这会导致原案件的处理进度受到影响。司法机关需要投入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无证驾驶相关事宜,可能会延长原案件的审理周期。

3、影响司法机关的信任

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无证驾驶,会让司法机关对其产生不信任感。司法机关原本给予其取保候审的机会,是基于其可能不具有社会危险性等考虑,但无证驾驶行为表明其可能仍然存在一定的社会危险性,这会使司法机关在后续处理案件时更加谨慎和严格。

综上所述,取保候审期间无证驾驶不仅会面临行政处罚,还会对刑事诉讼程序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像取保候审期间又犯其他新罪该如何处理、无证驾驶造成交通事故后赔偿责任如何划分等都是相关的法律问题。如果您在法律方面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会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借条上的保证人和担保人有何区别
借条上的保证人和担保人存在一定区别。保证人仅为保证债务履行的人;担保人范围更广,除保证外,还涵盖抵押人、质押人等,为债务履行提供多种担保方式。二者在责任承担、设立方式、担保范围等方面也有不同。从定义角度来看,保证人是根据保证合同,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按照约定履行债
诉讼离婚一般开庭几次
诉讼离婚开庭次数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可能开庭一次即判决离婚或不准离婚,也可能因案件复杂、出现新情况等原因需要多次开庭,少则一两次,多则三四次甚至更多。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一些事实清楚、争议较小的离婚案件,通常开庭一次就能完成审理。比如夫妻双方对离婚意愿、子女抚养权归